软件工程专业是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同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工学学位。
1.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具有在软件工程和多元社会环境背景下分析、设计、开发复杂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从事软件工程技术开发、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软件管理与维护、软件产品的应用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行业锻炼和自身学习,达到下列具体目标:
目标1: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劳动观念,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目标2: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综合考虑工程与社会、法律与法规、环境与经济等因素,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目标3: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施能力,能够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教育行业的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作为技术骨干承担软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分析设计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目标4: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文素养、沟通协作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参与或领导团队有效实施软件工程项目;
目标5:具有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具备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持续学习,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国内外前沿动态和行业需求,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变化。
2.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授予学位类型:工学学士。
(2)学分
修业期满,符合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获得161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软件工程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算法、模块和系统,并能够在开发与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和建立模型、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软件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模拟和验证,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软件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软件行业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如下表所示: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
1 |
2 |
3 |
4 |
5 |
|
1.工程知识 |
√ |
||||
2.问题分析 |
√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
√ |
|||
4.研究 |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 |
||||
6.工程与社会 |
√ |
√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
√ |
|||
8.职业规范 |
√ |
√ |
|||
9.个人和团队 |
√ |
√ |
|||
10.沟通 |
√ |
||||
11.项目管理 |
√ |
√ |
|||
12.终身学习 |
√ |
3.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以学生为中心,规范构建思想政治、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深化工商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理实互融、双创相融、中外交融改革,打造教育生态、协同生态、开放生态“三个生态圈”的“一中心四平台六融合三生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中,分为二个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实验实践模块、实习实践模块、融合特色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主要指有关学科、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软件工程专业根据学科大类和专业大类特点,设置本专业最为基础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6门课程。
专业核心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在分析专业关键知识和能力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设置,并符合专业国标要求。该模块课程是必修课程,包括:离散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设计模式、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项目管理8门课。
专业拓展课程应根据专业定位,满足学生个人需要、兴趣爱好,与专业核心课程形成逻辑上的拓展与延续关系。该模块课程是选修课程。包括R语言基础、人机交互设计、小程序开发、Linux运维等课程。
实验课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关联,与理论课程有一定衔接,实现实验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实验学时≥50%的理论(含实验)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独立设置),该模块部分课程按国标要求设置为必修课程,主要包括集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等,其余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
实习实践模块主要指集中式实习实践环节,包括集中式的认知实习、企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以周为单位组织教学。毕业实习原则上在第8学期安排,其他的集中式实习实践环节原则上按学校教学日历安排进行。该模块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融合特色课程指产教融合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其他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软件工程专业围绕本专业发展趋势,突出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流程、新案例,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过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了鸿蒙移动应用开发、OpenEuler操作系统、鲲鹏大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工业视觉应用开发、数据库开发技术(openGauss)课程。此模块课程为选修课程。
4.师资队伍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拥有专任葡萄官网入口81人,其中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13人,各占专业葡萄官网入口总数的8.64%、7.41%、16.05%;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78人,各占专业葡萄官网入口总数的3.70%、96.30%;本专业45岁以下葡萄官网入口72人,占专业葡萄官网入口总数的88.89%。师资队伍呈年轻化态势。
5.教学条件
软件工程专业目前已建立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备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软件工程专业现拥有大数据开发实验室、软件工程智慧云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Web开发实验室、程序设计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室、软件开发与测试实验室,设备资产总值701万元。实验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葡萄官网入口需要。
根据本专业设置和实习实训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中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学校也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葡萄官网入口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葡萄官网入口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共赢”的效果。目前已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神州动力数码有限公司、广州黒蜂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中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广州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佛山慧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泰迪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传智播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家企业开展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为学生的综合应用课程、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6.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
依托校企合作,学校主导,共同打造“校内初赛—省级复赛—国级决赛”的三级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通过企业与校内老师共同指导, 近三年里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曾先后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省赛”、“易唐杯”计算机应用设计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赛等各类比赛并取得优良成绩,其中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赛一等奖、二等奖若干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省赛”二等奖1项。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立项,发表多篇论文。
7.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于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软件工程技术开发、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软件管理与维护、软件产品的应用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